近年来,河流水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,这其中有机污染占的比例很大。有机污染的河流,由于污染物分解耗氧,水中溶解氧迅速下降,从而导致水质污染恶化,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,造成水生态系统严重破坏。在河流水质污染中,溶解氧、微生物、污染物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,通过分析溶解氧、有机物、微生物之间关系,建立合适的水质模型,可以帮助河流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,也可以对水质预测、水质规划、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水质预警预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 人类离不开水,自古以来就注意了水体水量的合理开发利用。但是由于现代工业、农业的发展,人口的急剧增长,大量废水排入天然水体,使水体遭受污染,水环境被破坏,生态系统失去平衡。在水质污染中,有机污染占很有大的比例,主要污染物是氨氮、化学需氧量、五日生化需氧量等。由于大量有机物排人河流,需要大量微生物进行分解,从而消耗河流水体更多的溶解氧,溶解氧降低,水质污染进一步恶化,使得天然河流自净能力减弱,水生态平衡被破坏。从而使污染的河流在相当长时间内不能被自然修复。在这其中,起着关键作用的溶解氧、有机物、微生物之间存在了非常微妙的关系。 天然河流水体中的溶解氧 自然河流水体中溶解的氧,就是指溶解于自然河流水体中的溶解氧。它是以分子形式溶解于水中,通常用DO来表示。天然河流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的高低与许多因素有关。随着温度、压力、盐分等变化,天然河流水体中的溶解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。相对季节而言,夏季水体中的溶解氧低,冬季水体中的溶解氧高,甚至达到过饱和状态。天然河流水体的盐分越大,溶解氧越小。当地的气压越大,河流水体中的溶解氧越大。溶解氧是天然河流水体污染与否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;是天然河流水体是否具有自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;也是河流中水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。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,水体溶解氧对水中生物,如鱼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当溶解氧低于4mg/L时,就会引起鱼类窒息死亡,对人类来说,饮用水源地水源水富含溶解氧,表明水质没有受到污染,如果水源水溶解氧过低,说明水体受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的污染。因此天然河流水体中溶解氧的高低,是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,也是衡量水质的综合指标。
本文连接:http://www.lnzcjy.com/newss-798.html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