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余氯自动分析仪是水处理、工业循环水、游泳池等场景中监测余氯浓度的关键设备。取样管堵塞会导致监测数据失真甚至设备停机,直接影响水质安全管理。本文基于设备运维规范及实际经验,系统阐述堵塞清理步骤及预防措施。 一、清理操作流程 第一步:安全准备 关闭仪器电源并悬挂“禁止操作”警示牌 佩戴防护手套、护目镜(接触化学清洗剂时需穿防腐蚀围裙) 准备工具:软毛刷、注射器、超声波清洗器(可选)、pH试纸 第二步:拆卸与初步清理 断开取样管与仪器的快速接头,用活扳手逆时针拧松固定卡箍。 将取样管浸泡于40℃温水中10分钟软化污垢,用注射器注入压缩空气反向吹扫(压力≤0.2MPa)。 对透明PVC管道可用软毛刷螺旋推进清理,不锈钢管道建议使用尼龙刷避免划伤内壁。 第三步:针对性深度清洗 生物污染:配置3%次氯酸钠溶液(或专用管道杀菌剂),循环冲洗30分钟后用纯水冲洗至pH中性。 化学结晶:使用5%柠檬酸溶液或0.1mol/L稀盐酸浸泡1小时(注意:金属管道慎用酸洗)。 颗粒物堵塞:超声波清洗器40kHz频率处理15分钟,顽固杂质可用0.5mm通针疏通。 第四步:恢复与验证 用纯水冲洗管道3次,确保无清洗剂残留。 重新安装管道并检查密封圈是否完好,必要时涂抹硅脂增强气密性。 启动仪器进行自检,观察采样流量是否恢复至正常范围(通常2-5L/h),通过标准余氯溶液校准验证准确性。 二、预防措施 源头控制 在取样口前端加装100μm精密过滤器,定期更换滤芯。 对高硬度水质添加阻垢剂(如聚丙烯酸钠),抑制结晶生成。 日常维护 每周执行一次反向冲洗(通过仪器控制界面启动维护程序)。 每月用0.1%次氯酸钠溶液在线循环消毒20分钟。 环境优化 保持取样点水温≤30℃,避免阳光直射管道(紫外线加速PVC老化)。 冬季增加伴热带防止结冰堵塞。 通过上述方法,可有效解决90%以上取样管堵塞问题。根据《HJ/T 372-2007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》,建议每季度对采样系统进行预防性维护。科学清理与主动防护相结合,不仅能延长设备寿命,更能保障水质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可靠性。
本文连接:http://www.lnzcjy.com/newss-3716.html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