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质检测工作中,自动检测类的设备因为时常对水质参数进行测定,很容易出现堵塞取样管的情况。在线总氯自动分析仪的取样管堵塞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: 一、堵塞成因分析 悬浮物沉积:水样中泥沙、藻类或纤维杂质在管道内堆积形成物理性堵塞,常见于高浊度水体或未安装预过滤装置的设备。 化学结晶:总氯检测试剂(如DPD显色剂)与水中钙镁离子反应生成碳酸盐或硫酸盐结晶,附着于管壁导致流通截面积缩小。 生物膜滋生:长期运行的管道内壁易滋生微生物膜,尤其在温度适宜(20-35℃)且含有机物的水体中,生物膜厚度超过0.5mm即可引发流量异常。 设计缺陷:管径过细(如<4mm)、弯折过多或材质粗糙(如普通PVC管)会加剧堵塞风险。 二、应急清理步骤 1. 物理疏通法 反向冲洗:关闭取样泵,使用注射器或气泵从取样管出口反向注入纯水或压缩空气(压力≤0.3MPa),利用反冲力清除松散堵塞物。 柔性穿线器疏通:将直径2-3mm的尼龙穿线器插入管道,配合旋转推进动作剥离附着物,适用于纤维类或生物膜堵塞。 2. 化学溶解法 弱酸清洗:配制5%柠檬酸溶液注入管道,静置30分钟后冲洗。此方法可溶解碳酸盐结晶,但需避免使用强酸以防止腐蚀设备。 酶制剂处理:针对生物膜堵塞,使用含蛋白酶或脂肪酶的生物清洗剂循环冲洗2小时,有效分解有机粘泥。 3. 机械清障法 内窥镜定位:通过光纤内窥镜检查堵塞位置,对局部硬质结晶采用微型钻头(直径≤2mm)定点破碎,避免损伤管壁。 分段拆卸清洗:对严重堵塞的U型弯管或三通接头,需拆卸后用超声波清洗机处理20分钟,清除深层沉积物。 化学清洗后需用超纯水冲洗3次以上,防止试剂残留干扰检测精度。 气压疏通时需控制压力,避免超过管道承压极限(通常为0.5MPa)导致爆管。 生物膜清理后应涂抹食品级硅脂,形成保护膜延缓微生物附着。 通过上述方法,可有效解决80%以上的取样管堵塞问题,将设备停机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。日常维护与技术创新结合,是保障在线总氯分析仪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策略。
本文连接:http://www.lnzcjy.com/newss-3699.html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