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产养殖的朋友们,有没有发现自己的池塘水质浑浊?我们都知道水质的重要性。水质差导致水体不稳定,自我调节和净化能力差。养殖要做到提水、施肥、调水。 水是浑浊的吗?不要害怕,这五个方面可以让水质恢复新鲜。
一、养殖用水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“肥、活、嫩、凉” 1、浮游生物多,易消化的鱼种较多,鱼塘透明度为25-30厘米。 2、“活”是指水的颜色和透明度经常变化而不停滞。 3、“嫩”是指水肥适中,水色鲜嫩不老,易消化的浮游植物丰富,水色呈灰蓝色或蓝绿色。 4、“爽”是指水色不太浓,透明度一般大于20~25cm。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。可以通过阅读四字公式来判断池塘的水质。夏季高温养鱼必读。详细介绍了活、胖、酷、嫩四个字。 水是浑浊的吗?别怕,这五个方面让水质清新 二、养殖水体浑浊的原因 造成养殖水体浑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 1、物理因素 A、雨水冲刷池塘周边地面和池塘护坡,使含泥沙较多的径流进入池塘,造成池塘水质浑浊。 B、养殖池是新开挖的池塘。池底有机质缺乏,导致池塘养殖水养分不足,藻类生长困难。很容易造成水混浊。 C、曝气设备安装不合理,主要是微孔曝气设备。曝气板高度太小,造成曝气管离池底太近,启动底部曝气。使用增氧机时,容易造成底料悬浮,造成池水浑浊。池水太浅,加氧设备的使用造成池底泥沙悬浮,容易造成水体浑浊。 D、养殖水体稀薄,缺肥,藻类严重缺乏。一旦下大雨,水体上下层温度变化很大,导致水体中出现强烈的密度流,底层泥沙随着密度流向上转动并悬浮在水中,很快形成浆状水。 2、生物因素 A、放养密度太高,特别是底鱼养殖密度太高:多见于生鱼、黄鲶鱼等池塘,主要是密度太高,生物搅动造成养殖水体浑浊。 在我国池塘养殖密度很高的地区(如珠三角的黄鲶鱼、生鱼养殖池),养殖密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这些池塘往往容易出现浑浊现象。水难施肥,藻类难培养。 主要原因是养殖密度太高,生物搅动剧烈,导致水中有机物悬浮。养殖水体透明度低,水体浑浊,透光率低。 B、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繁殖。水体原生浮游动物大量繁盛,大量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(藻类)为食,使水体中的藻相难以形成优势种群,藻类在水体减少。水体失去藻相,出现浑浊。 C、水中严重缺肥或水体营养不均衡。由于池塘养分严重缺乏或化肥、水产品营养不均衡,导致水体养分部分缺乏和不平衡,难以为形成良好水色的藻类提供养分;或缺乏优良的藻类;孢子菌群;也很难形成良好的水色。导致浑浊。 水是浑浊的吗?别怕,这五个方面让水重新焕然一新 D、悬浮有机物过多。杀菌消毒后,水体菌相被破坏,有益菌得不到及时补充,菌种缺乏及时分解有机物。造成水体中悬浮有机物过多,造成水体浑浊。 E、投喂不足引起:一般发生在投喂不足的情况下,沿池边5米左右水面混浊,池中心不混浊,可通过增加投喂量来解决; F、寄生虫病引起的:在带外寄生虫的养殖鱼中,常出现游动现象。鱼群游动导致池塘周围局部浑浊。镜检后采用靶向药物杀Bug治疗; G、拉网后引起:拉网搅动池底,造成池水浑浊。
本文连接:http://www.lnzcjy.com/newss-1329.html
|